心物辯證,相互轉化
心物辯證,相互轉化
物質是第一性的?還是精神是第一性的?這是哲學界唯心和唯物兩大哲學觀點,被哲學界喋喋不休地爭論了幾百年。凡是認為宇宙是物質的,精神現象不過是物質的影響作用,即物質是第一性的就是唯物論。凡是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識變出來的,即精神是第一性的,就是唯心論。
為什麼兩大陣營爭論至今卻不見分曉?其根本原因在於,雙方各偏執一方,不明白心物之間是辯證關係,他們是陰陽互根,相互作用,相互影響,在一定條件下並可以相互轉化。 其實,一般人所認識的物質和精神,實際上都屬於物質的範疇。一般人所謂的物質屬於陽性物質,具有一切陽性物質的特徵。所謂的精神屬於陰性物質,它具有陰性物質的一切特徵。根據「陰陽根本律」中「陰陽互根」的原理,陰陽兩大物質是互為存在,孤陰不生,獨陽不長,缺一不可。根本不存在何方為第一性的問題。
比如,物質是客觀存在,是精神這個「識」感覺到物質的存在,如果沒有精神去認識物質,又怎麼知道物質的存在呢?相反,如果沒有物質,那麼精神又能感知到什麼呢?由此可見,物質和精神是相輔相成的,也是一不是二。 有不少人誤認為佛法強調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就是唯心主義,其實,佛法的「不二法門」就完全證實了佛法對心物統一的認識。「心物辯證法」直指佛性,直接道出了心和物是統一的辨證關係,是同一事物的兩面,是一不是二。因此,「心物辯證法」其本身就是頓悟之法,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悟道而已。
物質和精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作用,相互影響,並可以相互轉化。例如:貪、瞋、痴屬意業,多生多劫以來,人們貪、瞋、痴的習氣是從哪裡來的?不正是物質對意識的影響和作用嗎?所謂的「飽思淫,餓思盜」,不也是生理的物質需求對心理的影響嗎?如今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貪污、腐化,不也是物質對精神的誘惑所致嗎?從上古時期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發展到今天末法時期的人心險惡,相互欺詐,不也是物質對人心的影響和作用嗎?正因為物質對精神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,人們的心隨著物質的不斷豐富,才不斷升級自己的享受和貪慾。從佛家的觀點來說,眾生本來都有佛性,那麼,為什麼如今又被物質世界所染,變得迷惑顛倒,不明宇宙真相了呢?正是因為來到三維以陽性為主的物質世界,被肉眼所障,才被物質誘惑所迷。由此可見,物質對精神的確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和作用。
相反,正是因為它們是相互作用,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,精神這個心理意識同樣可以作用和轉化物質世界。無論哪一個修行宗門,都是以修心為要,來轉化物質世界,轉變你生存的環境,以及最終使你脫離六道這一生死環境。觀察一下你的家庭和社會,哪一樣東西不是由人心所想,而後製作出來的呢?我們這一代人,從上一世紀過度到這一世紀,親眼見到社會環境日新月異地變化,哪一樣東西不是由人心所設計?就連你自己如何梳裝打扮,完全是按照你自心所想;家庭的如何裝修、擺設,以及傢具的顏色,也完全是按自己心理所設計;世界如何建設,如何改造,也完全是由人心所設計,而後再按圖紙所施工的。萬事萬物為什麼永不停息地變化?為什麼變化得這麼快?正是由於人心永不停息地在變化,人心變得更快所致。
日本科學家對水分子研究發現,人的心理可以改變水分子的結構。在兩個試管中裝入同樣的水,在一個試管上貼上「愛」字,在另一試管貼上「恨」字。20分鐘後,在高倍顯微鏡下觀看水分子,貼「愛」字的水分子結晶體,像雪花一樣美麗,貼「恨」字的水分子結晶體卻雜亂無緒,非常難看。然後把「恨」字去掉,也換上「愛」字,20分鐘後再看,水分子結晶體也變得很美。這一實驗,充分驗證了心理對物質的作用力。 當人心理生氣發怒的時候,人體里會產生一種「腎上腺素」和「去甲腎上腺素」的劇毒。經科學家驗證,在人發怒的時侯往水杯里呵一口氣,濃縮以後給小白鼠注射一滴,五分鐘就會死亡。這種幾分鐘的生氣發怒或煩惱,立即就會使自己中脈堵塞,造成百脈不通。甚至在夢中緊張、生氣、發怒,也會使中脈堵塞。 從以上兩方面的論證可以證實,物質和精神(心理意識)是互為存在,相互影響,相互作用,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。物質第一及物質決定精神的論點,肯定是偏極一方的。但是,精神決定物質,精神是第一性的論點同樣是一分為二,偏執一方,又忽視了物質對精神的反作用。 佛法認為「萬法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一般人會誤認為佛法是唯心主義,這裡存在一個理解問題。一般人以及絕大多數未開悟的修行者,看到「唯心所現」,大多理解為唯心主義。其實,這裡所謂的「心」,並非一般人所理解的「意識、心理、精神」之心。此「心」意為真我本性。萬事萬物都是真我本性的顯現。從此角度講,萬物唯心所現,卻也真實不虛。而唯識所變的「識」,才是指心理意識。唯識所變講得正是心理意識對物質的作用和轉化。
在佛法的「唯識論」中講到:「現行熏種子,種子起現行」,正是心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。如果是上根器的人,僅一個「心物辯證法」就可使你頓悟,就可使你成就。成佛得道不正是心和物的轉化作用嗎?因此可以說, 「心物辯證法」就是頓悟之法。
要想正確地把握心物辯證的關係,不要把心物一分為二來看,心物本來就是一。在強調一方的同時,又不可忽視另一方。心和物各有各的作用,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。心可以轉境,境也可以轉心,就看你如何把握。
心隨境轉還是境隨心轉,是修行或不修行的分界線。不修行的人則心隨境轉,隨波逐流,追逐物質利益,生命層次趨於下旋。而修行者則是把心定在本性上,身雖入境,但心不受物質利益所誘惑,心卻不被境轉。心若能定則境隨心轉。生命層次和生存環境皆趨於上旋。這正是千門萬法修心為要的根本原理。
當你認認真真地把「宇宙生命層次概況表」看完之後,你會發現,該表中有兩項是十法界的共同特點。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既是「心」。所有的法界以及你在六道里的生存環境,都是隨著你的心識所轉化出來的。不同的心轉化為不同的時空,不同的法界,不同的生存環境,不同的正報和依報。因此,修行必須修心。
一、修行必須修心
既然我們已經明白了心能轉境,否則,心必被境所轉。我們想脫離苦海,不就是想轉苦海為極樂之境嗎?我們想脫離六道,不就是想超越輪迴之境嗎?覺者為佛,不覺者為凡夫,「覺」 是心的「覺悟」,而不是身和境的覺悟。這就為我們修行點明了回歸本性的奧秘,修行必須修心。
縱觀六道及十法界的成因,瞋恚心對應地獄道;貪心對應惡鬼道;愚痴心對應畜牲道;良心對應人道;傲慢心對應修羅道;善心對應天道;慈悲心對應菩薩道;清靜平等心對應佛道。
各法界對應的都是一個「心」字。 許多修行人雖然也知道修行既是修心,但「知道」不等於「悟道」。悟道不等於「得道」,得道不等於「了道」。 口上說修心,但在行動上仍然是在向外找,向外求。行為總是與修心聯繫不起來,整天身在外跑,心往外馳,心馳則神往,心又怎能清靜?執著於一些表相的修行。如:放生為了自己治病消業障;捐錢印經、建寺為了自己積功德;跑山拜佛為了保佑全家平安得福;長期研究經典,功夫用於字面上的理解,談論佛法時,能說會道,似乎懂得很多,但實際又不按佛說的去做,仍然在執著文字相。這些外求法雖也有些作用,但仍未回到修心的根本上。因此,長期修行雖也誠心,但不見效果。問題正是由於偏知偏見而捨本逐末,本末倒置。
幾年以前,我曾對一些執著跑山拜廟的修行人講:「不要到處亂跑,越跑心越亂,應在家裡修清靜心,清靜入定之後才能開悟,開悟之後才剛剛開始修行」。但當時聽不進去,跑了幾年毫無長進,這才承認我沒有騙他。這一個小小的障礙就障礙了三年。每個人都有無數的障礙,如塵沙之多。如果每個障礙都需要三年才能認識和突破,一生才能突破多少障礙?如果無人點化,有時一個小小的障礙就會障礙你一輩子。因此,修行的過程是漫長的,需多生多劫才能成就。
但是,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多生多劫才能成就。任何事情都是有捷徑的,那就是必須真正地回到修心的本源上。許多人正是由於執著外求,在外圈轉得時間太長了,才誤了自己的修行進程。如果你不從修心入手,即使修上千萬劫也難成就。
許多修行人都知道修行是修心,但又不知道怎樣才算真正的修心。修心是要按照宇宙的本性,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本性的認識和習氣。那麼,要想進入正式修行,首先必須開悟,先須明白宇宙的本性是什麼。如果不明白宇宙本性,當然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認識和習氣是違背宇宙本性的。這個問題放在後面再談,在本文里你需要明白的是心能轉境,修行必須修心。
二、修心要修什麼心?
在「宇宙生命層次概況表」中,已經明確了各道的心理成因。我們修行的目的是要出離六道,了脫生死,成佛得道。那麼,我們首先分析一下六道的心理成因。六道分別為「三惡道」和「三善道」。由此可以分析出「善惡」二字是六道的基本特徵。繼而分析「善惡」二字又是怎麼來的?宇宙本性是如如不動、無作無為的,因此,宇宙本性中沒有善惡之分別。善惡是由人的分別心造出來的。
幾乎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在修一個「善」字,但修行人恰恰又被這個「善」字所障礙,難出六道的原因也正在於此。從陰陽根本律的角度來分析,善與惡是一對陰陽,是互為存在的,是一不是二。只要你心裡還執著一個善,另一面又必然造下一堆惡。因此,你的心只要還在善惡之中,你就符合六道的特徵,這就是你多生多劫修不出六道的根本原因。其實,古人所講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的「善」,並非「善惡」之善,此「善」是指宇宙本性,「人之初」是指剛有人類之時,人的心很單純,離道(性)很近。而後人卻把「人之初」誤解為剛初生的嬰兒,把「性本善」誤解為善惡之善。這些都是人們分別心的造作。 因此,善惡都是人的分別心造出來的,宇宙本性里沒有善惡、是非、對錯、好壞。 例如:辣椒的本身不分好與不好,愛吃辣椒的人就說它好,不愛吃辣椒的人就說它不好;大家都愛聞香味,不愛聞臭味,但是臭豆腐、臭乾子都非常臭,愛吃的人就吃著很香。 由此可見,萬事萬物的本性是沒有好壞之分的,好壞是由人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分別出來的。而且是越急於需求的越認為好。因此,由於人們多生多劫養成了分別心的習氣,對一切事物都要根據自己的利益進行分別和撿擇。這種念念都要分別、取捨的習氣,在人們的第六意識中已經形成了定式思維,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所知障,如同烙印一樣,並牢牢地輸入在第八識的程序庫里。既然已形成了習氣,才會使這種違背宇宙本性的分別心習以為常,難以察覺。因此,分別心是人們最難改變的習氣。
正是因為念念分別的習氣,才使你難離六道的束縛。為什麼?修行人應該都知道,宇宙中的生命由聖入凡是: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。如果由凡入聖應該是逆煉歸元:萬物歸三,三歸二,二還一,一還道。根據此理形成的程序,我們分析一下形成六道的分別心在哪個層次上。顯然,只要還有分別,你的層次就還在二、三、萬物的層次中。六道里還分別有善惡、是非、對錯、好壞,正是在二、三、萬物的層次里。你只要還有分別善惡之心,怎能不在六道里輪迴呢?分別心離「一」尚遠,離道還有十萬八千里,又怎能成佛得道呢? 因此,你要想出離六道,首先要斷掉分別心。不要遇事總愛分別個好壞、是非、對錯,隨緣做事而不要執著修善。許多修行人,生生世世都在修善,但又被「執著」二字束縛在六道之中,還一直錯誤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。當你隨緣做事而又不思善、不思惡的時候,你的心自然從枝梢末節的萬事萬物上逆返歸元,從萬物、三、二歸還到一。此時菩薩的慈悲心,佛道的清靜、平等心才能油然而生。 但是,佛為什麼又教導眾生「諸惡莫做,諸善奉行」呢?佛並沒有說錯,這話是針對六道眾生所言。因為六道之內的眾生都有貪、瞋 、痴三惡道的習氣,要改掉這些習氣,就要「諸惡莫做,諸善奉行」。這樣才能斷掉三惡道之因。諸善奉行是在修三善道之因,而只有達到了三善道的標準,才有資格向更高的台階邁進。因此「諸惡莫做,諸善奉行」是六道眾生修行中必須經過的台階。對於那些已經出離六道的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來說,此處的「善」字又非彼「善」的涵義。這時的「善」是指符合宇宙本性的為善。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的善。而此處我講的不要分別善惡,是指雖隨緣修善,但又不動念,不執著。如果執著修善,則同時又在造惡,不正是在造六道之因嗎。然而要想出離六道,必須斷掉善惡,是非、好壞的分別之心。修行人萬不可偏解、誤解,以免給自己修行造成障礙。
在本文中,要使你真正明白三個問題。一是修行主要是修自己的心。二是修什麼心?要斷分別心,修清靜平等心。三是要明白修善是修行某一階段的法船,而不是目的,不可執著在法船上。只有心裡無善無惡之時,才是真正放下了善惡之分別,才能斷掉善惡之業,回歸於道。 為了使同修們對分別心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,因此,這裡還有必要為同修們作以更深層的說明。分別有三種,概述如下:
第一種是為了生存的正常分別,比如:我們每天要根據天氣選擇穿什麼衣服;走在十字路口要辨別紅燈停,綠燈行;外出要能辨別東西南北;買東西要知道買什麼;進廁所要知道男女廁所等等。這些都是為了生存的必要分別,這雖然也是分別,但這類分別是不起煩惱的。
第二種分別則是分別心,這種分別是站在自我利益和自我見解的角度上來分別一切事物,對自己有利的就分別為「好」,對自己不利的就分別為「壞」;對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見解為參照標準,都要分別個好壞、是非、對錯、善惡,對於不合自己利益和見解的事物和人,就會起反感,由此而產生種種煩惱。這種分別是站在個人的立場上,產生了對立性和對抗性,以致達到勢不兩立的地步,違背了本來是一沒有對立概念的宇宙真相,因此,是背離宇宙本性的。這正是我們修行人應該改正的分別心的習氣。
第三種分別稱為「分別智」。分別智是在「根本智」的前提下才能產生,根本智是指開悟以後悟透了本性,悟透了宇宙真相,這種本性流露出來的智慧稱謂根本智。分別智是指無論辨別任何事物,都是從本性和整體及宇宙規律的角度來辨別、認識和處理問題,而不是從個人利益及自我見解的角度來認識和判斷事物。比如,要想修行少走彎路,就必須判斷各種法是內求法還是外求法;是從心上修還是執著表相;選擇師父時要判斷是明師還是邪師,也要看他是否開悟?是否符合本性?是教你從心上修?還是教你執著神通和外求法?做事的時候,是否執著?是否求結果?是否偏在善惡兩邊?是否符合本性的清靜無為,如如不動的特徵。等等這些都是需要用智慧來分別的,因此稱為「分別智」。
以上這三種分別,雖都是分別,但角度不同,其結果也完全不同,我們平時要斷掉的是第二種「分別心」。我們要修出的是分別智。不可盲目地一概肯定或否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