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宙基本定律(三)中成極反律

三、中成極反律

“中成極反律”是我們把握和處理事物的重要規律。萬事萬物在運行過程中,雖然都是蛹動式發展的,但是,它都是沿着一條中線上下擺動。擺動的幅度不可超出上下限,一旦超出上下限,則會導致事物的失敗或極反。因此,把握萬事萬物,以中為度方能持久,持久才能發展,發展才能成功。偏左偏右都會導致物極必反。我們平時在處理事物時總是出問題,其中的重要原因,就是沒有把握好以中為度。 

1、左右偏執的根本原因 

人們在處理事物時總是出問題,但又不明白導致事物失敗的根本原因。甚至怨天憂人,埋怨社會或他人於事不公、不合情理。這種向外找原因的思路,實屬偏知偏見,是永遠也找不到根本原因的,只能是離道更遠。 

根據“意念力理論和心物辯證法”的基本原理,心和物是辯證的關係。所以導致事物的偏極和失敗,其根本原因在於自己的心。心如不正,就連寫出的字都是歪的,何況其他事物。心偏則事偏,心亂則事亂。佛家講:“心凈則土凈”。因此,要想把握事物的中度,首先要從自己的心態上保持平衡和中度。 例如:人類事物的焦點是利益二字,如果心偏於自我,起了貪心,只顧自己的利益而損害別人的利益,就會發生種種矛盾和因果。其原因是失去了我與他、公與私之間利益的平衡和中度。處理事物時,如果完全偏於私是肯定行不通的;相反,如果完全偏於公,一點也不考慮某些人的私利,也同樣辦不成事,其原因正是偏於兩邊,失於中度。 利益又分近利和遠利,如果心偏在急功近利上,必然失去遠利,其原因是自己的心失去了兼顧遠近的中度。

大多數人的因果或因果病,都是只顧自利不顧他利,只顧近利而不顧遠利所造成的。根據診斷和分析,現在許多人得病,無論成人和兒童,80%以上都是因吃的過多造成的,其原因正是由貪心所致。大多數人患的肺病、氣管炎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肥胖症等等,幾乎都與貪吃有關。到了吃飯的時候,即使肚子不餓也非要吃,總怕虧了自己的身體,這都是貪心養成的不良習氣。反而使自己身體失去了平衡。 從修鍊的角度講,許多修行人也是偏於懈怠和執着兩邊。執着時偏於極左,想拉都拉不住,好言相勸也聽不進去。情緒低下時又一落千丈,懈怠放任,想帶也帶不起。忽左忽右的修鍊行為,完全是隨着心的擺動。心未在中,行為必偏。 

2、修行如何中道行? 

修道者成千上萬,得道者鳳毛麟角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失於中道,因而失去了持久、發展和成功。 

(1) 性命雙修方為中

某些宗派傾向於從修心上下功夫,或傾向於從身體能量上入手修鍊,而佛家的密宗以及現代的許多氣功門派皆主張性命雙修。 真正的修鍊必須從心態和生理兩方面同時入手,因為身和心本來就是一不是二。如果把它分開來看,失去了整體,失去了正知正見,肯定會互偏互障。命無性不立,性無命不顯。心物也是一不是二。

例如:有些人只修性不修命,剛念了兩個小時的佛,就頭暈眼花支持不住。有些人煉功就是為了單純地鍛煉身體,而不知修心養性,由於心不凈而經常生氣煩惱,結果使身體也無法保持健康。保持身體健康只是修行的基礎,進入正式修行不是修身體,而是修心和能量。 

佛教不談論能量,並非因佛教不談能量就沒有能量,清靜心中本身就包涵着能量。道教、印度教、瑜珈功、現代氣功都談能量,也並非你相信有能量才有了能量。能量本身就是宇宙中的客觀存在。地球有能量,表現為磁場和引力,萬事萬物都圍繞依附它而生存。太陽的能量更大,太陽系的星球都圍它旋轉,並受到它光明的照耀。宙心的能量是無限的,它變現出無邊無際的宇宙,整個宇宙都圍着宙心運轉。這既是能量大小表現出來的不同作用。 能量的作用表現在生理上,但同樣會對心理產生影響。

比如:一個人心理上並沒有想到淫,但生理上的這股能量積累的多了,就會迫使你要去發泄,心力不堅定的人就易被生理的這股力量拉下去。這就是心物、性命相互影響的辯證關係。此時通過一定的修鍊方法,煉精化氣可以使能量轉化,轉化了生理的壓抑,進而可以使這股能量和心力一起流向靈性大道。火箭和衛星只有同步,才能運用火箭的能量,達到把衛星推入太空之目的,二者缺一不可。因此,身心也不應分開修鍊,也無法分開修鍊,因為身心本來即是一。因此性命雙修方為中。 

(2) 無善無惡方為中 多生多劫以來,修行人都是在修一個“善”字,以善為本,“諸善奉行,諸惡莫做”。妙善在此說無善無惡,可能許多修行人難以理解和接受。可能會有人疑問:“難道我們修善錯了嗎?”宇宙間萬事萬物根本不存在什麼對錯。斷惡修善只是一個修行階段,斷惡是在斷三惡道之因,修善只是修三善道之因,同時又是向上一台階修行的基礎。在修人道和天道的過程中,修善斷惡是渡這一河界的法船,而不要把斷惡修善當成最終目的。當這一過程完成之後,就要捨棄這一法船。你的最終目的是要成佛得道,而不是修至天道為止。

佛道是見性成佛,而性中是清靜無為,無善無惡的。 但是,許多修行人即使是在修善,也同樣沒有把握好中度。修善應隨緣修善,如果攀緣修善即是執着。只要還有攀緣之心,就永遠出不了六道。由你所攀因緣輸入的程序,又身不由已地生於六道。另一方面,善惡是一對陰陽,根據陰陽互根、互為存在的原理,你只要執着一個善,另一面肯定又造就一個惡。越執着善也可能造惡越大,這正是造成修行人難出六道的重要原因。 

例如:有些修行人執着度人修善,勸人修道,不管別人信不信,也不辨別人有沒有慧根和修行之緣,一廂情願地反覆勸人修道。雖是善念,但造成別人對佛反感。因為自己的執着,造下了讓別人因謗佛而下地獄之因果,執善的另一面卻又造了大惡。 又如:有些人執着修善,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付出。該收費的不收費,在眾生受益的同時,該讓他付出的也不讓他付出。從表面上看是在修善,也許會得到大家的讚揚。但是,在自己貪圖虛名的同時,又在培養別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貪心。執着一個君子,必然造就一群小人。這正是執着修善所造下的惡果。 該讓他付出的必須讓他付出,只有懂得並進入了“多失多得,不失不得”的道理後,才能向更高層次“無失亦無得”的宇宙本性靠近,否則就無法理解和悟入“無失亦無得”的微妙境界。該付出的不讓他們付出,從表相上看是慈悲,其實只是一種小慈悲,還沒有進入菩薩的大慈大悲。一旦你開悟了,放下了虛名,實事求是去做事時,也許大家會認為你變了,變得不慈悲了,變得貪財了。這只是凡夫眼裡看到的表相。其實,開悟者放下的是小慈悲和讓眾生得到的眼前小利。不能再得眼前小利者,可能會產生疑惑和不滿,甚至會毀謗和攻擊。但是,他們卻不明白,此時,覺者已進入的是大慈大悲的境界,這個境界會使那些失去眼前小利者困惑和不解。

然而,無論你是否理解,他卻不偏不倚地進入了無善無惡的中道。 修善雖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,但如果把握不好中度,反而會給自己的修行造成障礙。多數修行人只知惡能障礙你,但不知善也同樣會障礙你。惡能使你產生煩惱障,善能使你產生所知障,兩種都是障礙,但所知障比煩惱障還難破。諸佛菩薩雖也行善,卻沒有障礙。道理就在於他們的行善,沒有妄想、分別、執着,他們一無所求,不動念頭地隨緣修善,而非攀緣行善。未覺悟的修行者,卻是帶着分別、執着和有求之心去行善。

譬如“我今生努力行善,來生可以升天道”; “來世會有福報”;“只有多度眾生,我將來才能成佛得道”等。這些就是你修善的條件,有分別所修的是善惡之善。一無所求,才是純善、真善,是本性的自然流露。如有絲毫為自己求利益,就是習氣,不是本性,必落入善惡的分別之中,只要還在攀緣,就是在造業。 如果細察這些修行人為什麼會這樣執着善,其根本原因還是分別心。

例如執着度人,首先他分別了“我修的這個法特別好”,無論是否有緣,都總想傳播給別人,不考慮客觀是否有緣份,只想主觀一廂情願,這就是攀緣,是分別心造成的執着善,其結果另一面又造下了惡。 

佛菩薩們在做事的時候,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在做什麼,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地面對現實。一切都是隨緣,從不勉強自己去做什麼,更不會強求別人去做什麼。他心裡沒有善惡、對錯、是非、好壞。但是,他所做的一切,包括喜、笑、怒、罵都是自自然然地合於道,都是本性的自然流露。 

(3) 真空妙有方為中 宇宙的本性是空,空性中顯現出萬事萬物,空性又無形無相地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。萬事萬物只能表現出各種不同的作用,但空性又決定了萬事萬物的實不可得。 但是,由於人們不明白宇宙和萬事萬物的本性是空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確實又能感觸到萬物的存在,因此,誤認為萬事萬物皆是實有。多生多劫以來,在拚命地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,養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氣。正是執着這個所謂的“有”,才使眾生跳進了無邊的苦海,去拚命地追逐、打撈那些利益的苦根。想撈的卻撈不到,撈到小的還想更大的,撈得之後又失去了,正是這種得失之心,才使你產生了種種煩惱和痛苦。其根本原因是偏執了“有”的一面,而失去中度。當誤認為自己得到所追求的東西時,身心已經成為它的奴隸,為它拚命追逐了一生,甚至付出了生命。怎能不痛苦?怎能無煩惱?當沒有得到或又失去這些所謂利益的時候,誤認為什麼也沒有了,又偏在“空”的一邊。總在空和有兩邊執着,怎能不生出無盡的煩惱? 有些修行人似乎懂了一些道理,認為“反正死後什麼也得不到,活着的時候也就不執着去追求了”。這種對“空”的認識是相對“有”之空,稱“頑虛空”,是對空的錯誤理解。 有些修行人認為“修行就是要空掉一切”。把“放下萬緣”理解為“要空掉一切”。結果是什麼事也不想做了,有些人甚至認為“只有出家修行才算放下萬緣”。這種對空的認識是偏解的,仍然執着在空、有兩邊。這種對“空”的理解稱謂“斷滅空”。表面上看是放下萬緣,不執着“有”,但在執着“空”的同時,又在執着成佛這個更大的“有”。同樣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痛苦和修行上的障礙。因為“有”和“空” 本身也是一,空與有本來就是陰陽互根的。你無論在“空”、“有”哪邊,只要執着其一,就必然總在左右兩邊走極端,就必然有受不盡的痛苦和煩惱。

 “真空妙有”才是宇宙的真相。宇宙的本性是真空,它無形無相、無聲無息、無作無為、如如不動,空得連空也沒有,故謂之“真空”。但是,空又能生有,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宇宙空性變現出來的。本性雖空,但它又能顯現出萬事萬物的作用。萬事萬物雖能顯現各自不同的作用,但又實不可得,因為它的本性是空。 如果你能真正悟透了“真空妙有”的涵義,你就達到初步開悟了。大乘佛法所開釋的也正是真空妙有。只有悟透了真空妙有,才能把握隨緣不變。在世間生活、工作中,既隨緣起用萬事萬物的作用,又明明白白知道它實不可得,絲毫也不執着,使真空不礙妙有,妙有不礙真空,這才是把握中道行。這才是一種大超脫、大自在的境界。 所謂“以中為度”的“中道行”,也不過是在修行過程中的一個法門,一條渡船而已。

在修行過程中,在你走到目的地之前的路上,為了防止你走偏走錯,才叫你以中為度,取中道而行。當你真正走到了目的地的時候,進入了那個無形無為的“道”中,自自然然已在道中的時候,此時,心中要把“以中為度”的“中道行”也放下了。因為“中”是相對左右而言,如果心裡還有“中”,說明你心裡還有左中右的痕迹。因此,最後要把“中”也放下,是自自然然地“道中行”,而不是有意的“中道行”。 

微信搜索公眾號:九鯉仙蹤
所有方劑僅供參考,不可傳播!謹遵醫囑,不得亂用!否則自負全責!
神農百草園 » 宇宙基本定律(三)中成極反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