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辯真偽:外面黑,裡面白;透過燈光查看會有金色的網路。

茯苓利水,身上的水腫都可用到。糖尿病、心動悸時用之

眼皮跳動,皮下有積水,用茯苓

茯苓排水而不傷正氣

茯苓長在松樹底下,山豬吻到茯苓的味道就會雲挖,因根在深部,山豬就放棄了,所以採藥者看到松樹底下有挖的空,就說明這裡有茯苓,只要在松樹上啃過的都有茯苓

【本經原文】味甘平,主胸脅逆氣,憂恚驚邪恐悸,心下結痛,寒熱煩滿,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,久服安魂養神,不飢延年。
【產地】產我國雲南及各省山中大松樹下,年久而巨大者良,有白色者,有微赤者,皆入葯。
【性味】味甘性平無毒。
【主治】茯苓為利水行痰,通補兼長要葯,主胸脅逆氣,憂恚驚恐,治煩滿咳逆,水腫淋瀝,能除濕益燥,開胃平嘔,除虛熱,安心神。
【別錄】止消渴好睡。大腹淋瀝,膈中痰水,水腫淋結,開胸腑,調臟氣,伐腎邪,長陰益氣力,保神氣。
【甄權】開胃止嘔逆,善安心神,主肺痿痰壅,心腹脹滿,小兒驚癇,女人熱淋。
【大明】補五勞七傷,開心益志,止健忘,暖腰膝,安胎。

【元素】止渴利小便,除濕益燥,和中益氣,利腰臍間血。
【東垣】逐水暖脾,生津導氣,平火止泄,除虛熱,開肌理。
【好古】瀉膀胱,益脾胃,治腎積奔豚。
【葯征】主治悸及肉瞬筋惕也。旁治小便不利,頭眩煩躁。
【靈胎】補脾生津,化痰利水。
【用量】普通錢半至四錢,大劑二三兩。
【禁忌】惡白斂,畏地榆雄黃秦艽鱉甲,忌米醋及酸物,凡病人腎虛,小水自利或不禁,或虛寒,精清精滑均忌,入補藥,宜乳蒸晒乾用。
【吳克潛】茯苓能行氣而和緩,利水而不傷正,故通補皆宜,古今方中用者很多,著名方劑有:

1、茯苓半夏湯

茯苓,白朮,半夏,神曲,大麥芽,陳皮,天麻,治胃氣虛弱,身重有痰,噁心欲吐。

2、茯苓四逆湯

茯苓,人蔘,甘草,乾薑,生附子,治傷寒太陽證厥而心下悸,汗下後煩燥者。

3、四苓散

茯苓,豬苓,澤瀉,陳皮,一方有白朮無陳皮,治濕熱霍亂,胸悶脹痛,溺澀煩渴。

4、茯苓甘草湯

茯苓、甘草、桂枝、生薑。治傷寒太陽證汗出不渴,或厥而心下悸,或咳而遺溺,或小便不利。

5、茯苓厚朴湯

(治傷寒傷風,夾痰嘔逆。及吐瀉後喉涎牽響,脾胃氣虛,飲食減少)。

6、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

(治太陽證發汗後,臍下悸,欲做奔豚)。

7、茯苓杏仁甘草湯

(治水邪射肺,阻其出氣,治胸痹短氣)。

8、茯苓補心湯

(茯苓,桂枝,炙甘草,紫英石,人蔘,麥冬,大棗,赤小豆,治心氣不足,悲愁恚怒,煩熱,面黃衄血,喉痛舌強,婦人氣血兩虛)等。

【附錄】
赤茯苓:性質功用與白茯苓同,尤能利竅行水,破結氣,瀉心小腸膀胱濕熱,凡外感證多用之。
茯苓皮:主利水道,開肌理,治水腫膚脹,行水而不耗氣,勝於大腹皮。
【容川】茯苓得木之氣,又能疏土,故能化氣行水。

微信搜索公眾號:九鯉仙蹤
所有方劑僅供參考,不可傳播!謹遵醫囑,不得亂用!否則自負全責!
神農百草園 » 茯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