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茱萸:止嘔的要葯(味辛性溫,適合寒症引起的嘔)

初病通常是熱,久病則為寒

是燥葯,濕盛時用之

吳茱萸一般和乾薑同用。吳茱萸入肝、乾薑入胃,可以去肝胃間的寒(中焦的寒),乾薑解毒

胃下垂,胃的位置不對:西醫是倒立,中醫是吳茱萸,一般1錢

【本經原文】味辛,溫,有小毒。主溫中,下氣,止痛,咳逆,寒熱,除濕,血痹,逐風邪,開腠理。根,溫,殺三蟲。久服輕身。生川穀。一名藙。
【產地】處處有之,或曰,吳地最良,故名,其子緊小,氣味芳烈。
【性味】味辛,性溫,有小毒。
【主治】吳茱萸為下氣開郁,除風寒濕要葯,主溫中逐寒,驅風散熱,止痛療痹,治心腹冷痛,下焦冷氣,中寒中惡,嘔吐瀉利,亦殺蟲,治口舌生瘡。
【別錄】利五臟,去痰冷逆氣,飲食不消,心腹諸冷絞痛,中噁心腹痛。
【甄權】霍亂轉筋,胃冷吐瀉,腹痛,產後心痛,治遍身瘰痹刺痛。腰腳軟弱,利大腸壅氣,腸風痔疾,殺三蟲。
【大明】下產後余血,治腎氣腳氣,水腫,通關節,起陽健脾。
【容川】味辛氣烈,去濕極速。
【好古】治痞滿塞胸,咽膈不通,潤肝燥脾。
【葯征】主治嘔而胸滿。
【靈胎】驅肝風,逐肺寒。
【用量】普通三分至錢半。
【禁忌】多食傷神,令人起伏氣,咽喉不通,動火昏目發瘡,惡丹參硝石白堊,畏紫石英,凡一切陰虛之證,及五臟六腑有熱無寒之人,均忌用吳茱萸。
【容川】吳茱萸辛而帶苦,子性又主下降,故主降水飲,行滯氣。專治肝寒之吐逆,此葯雖不上頭,然可以降肝胃之寒,使不上沖入頭,故仲景用之治頭痛如破,此為治臟腑而經脈自治也。

微信搜索公眾號:九鯉仙蹤
所有方劑僅供參考,不可傳播!謹遵醫囑,不得亂用!否則自負全責!
神農百草園 » 吳茱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