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帝問曰,余聞天以六六之節,以成一歲,地以九九制會。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,以為天地久矣。不知其所謂也。

黃帝問說,我聽閗天的法度以六六數為制節,方成一年,地則以九九之數來制會而成。人體共計三百六十五節,以對應天地,此由來巳久。不知如何解說呢?

歧伯對曰,昭乎哉問也。請遂言之。夫六六之節,九九制會者,所以正天之度,氣之數也。天度者,所以制日月之行也。氣數者,所以紀化生之用也。天為陽,地為陰。日為陽,月為陰。行有分紀,周有道理。日行一度,月行十三而有奇焉。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,積氣余而盈閏矣。立端於始,表正於中。推余於終,而天度畢矣。

歧伯回答道,道是大智慧的問題,請慢聽吾道來。所謂「六六之節」,「九九制會」者,這是校正天上日月運行的加減法,度,人間二十四節氣之數之計演算法。天上運行法度,就是以日月運行法度為制度,而氣數則為萬物生長收藏之變化進行時也。天即是陽,地即是陰。太陽是陽,月亮是陰。日月運行有一定的區分度數,其周而復始有必然之軌道。太陽日行一度,而月亮卻有十三度多,並非整數,一定有餘數。如以太陽來說,日行一度,則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,但月卻有大小月之分,其每月產生之餘數合起來則為閏月。天度的杖量方法,古人是在正南處立一石柱,在一年之始陽生地下的冬至日時,在午時日頭居正南方時,測量其影子,以此為準記錄下來,每四年校正一次,多餘的誤差,以閏月來填補,因此該月是無中氣之月,這就是天度。

帝曰,余已聞天度矣。願聞氣數何以合之。

黃帝說,天度已知了,那氣數又如何能了解呢?

歧伯曰,天以六六為節,地以九九制會。天有十日,六竟而周甲。甲六復而終歲,三百六十日法也。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於陰陽。其氣九州島九竅,皆通乎天氣。故其生五,其氣三。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,三而三之,合則為九。九分為九野,九野為九藏。故形藏四,神藏五,合為九藏以應之也。

歧伯回答道,天之法度以六六為治節,地以九九為會數。天有十日干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已、庚、辛、壬、癸,因子為六,故六十日為一甲,六甲循環為一歲,這是三百六十日法制之源也。自古知天之道者,知生命之本源,乃出於陰陽。地之氣以中央為準加上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南、西南、西北、東北,一共有八個方位合為九宮,其通於人之九竅,人亦以九竅通於天之氣,此人乃生天地間之至理也。生命的構成由五行之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相生相剋而成,氣之數有三,即表、半表半里、里三部分,各司不同氣之運行。有此三氣而能成天,有此三氣而能成地,人亦有此三氣而生成人,天、地、人合為三,每部皆有自己的三數。此九數再區分為九部,所以人亦可分九臓。人體外形共分四部,即頭、身、手、足,所有臓腑經脈收藏此四部之中。人之神分別為神、魂、魄、思、精五神,而分別收藏五臓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之內。故共計九臓合於天、地、人之九數也。

帝曰,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。夫子言積氣盈閏,願聞何謂氣。請夫子發矇解惑焉。

黃帝說,我已聽聞六六九九天地治節的解說了,其中老師所謂的積餘數合成閏月,此閏月無中氣,希望能更深入了解何謂氣。請老師消解我的蒙蔽不解,再詳言之。

歧伯曰,此上帝所秘,先師傳之也。

岐伯回答道,這是天地間宇宙的奧秘,本不易解,上古至今,列為不傅之秘,吾師僦貸季曾傅予我。

帝曰,請遂聞之。

黃帝說,請告訴我吧。

歧伯曰,五日謂之候,三候謂之氣。六氣謂之時。四時謂之歲。而各從其主治焉。五運相襲,而皆治之。終朞之日,周而復始。時立氣布,如環無端。候亦同法。故曰不知年之所加,氣之盛衰,虛實之所起,不可以為工矣。

歧伯回答道,五天為一候,三候十五日為一氣,六氣九十日為一時季,四時季為一年,其間各有其所主之氣運治節也。五運之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在節氣中互相依循,伹皆有其平衡點之制令。其完成一周之後,必又從頭開始。四季的春、夏、秋、冬會依序而循環且無止盡。五日之一候亦有同樣的法則,故雨不過五日,時亦不出五日為正常之候。醫師如不知年之節氣增滅,節氣之盛衰,五行氣運之虛實情形,是不可為良醫的。

帝曰,五運之始,如環無端,其太過不及何如?

黃帝說,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此五運,每年周而復始,如發生過與不及情形,則又如何呢?

歧伯曰,五氣更立,各有所勝。盛虛之變,此其常也。

歧伯說,五行之氣是並存的,各司其職。如有盛虛之現象發生,道是必然的。

帝曰,平氣何如?

黃帝問,什麼叫做「平氣」?

歧伯曰,無過者也。

歧伯回答道,就是正常運作,沒有過與不及之狀況。

帝曰,太過不及奈何?

黃帝問,請說明太過與不及如何處理呢?

歧伯曰,在經有也。

歧伯回答道,關於五行氣運在經書中巳有記載,臣不再說明了。

帝曰,何謂所勝?

黃帝問道,那請說明五行中所勝是何意?

歧伯曰,春勝長夏,長夏勝冬,冬勝夏,夏勝秋,秋勝春。所謂得五行時之勝,各以氣命其藏。

歧伯回答說,自然界中春能勝長夏,長夏朥冬,冬勝夏,夏勝秋,秋勝春。所謂人體得五行之盛即春屬肝,故春季肝氣最旺,此為當盛之氣。夏應心,故夏季心臓為最盛之氣。長夏應脾,故長夏時脾之氣最盛。秋應肺,故秋季肺氣最盛。冬應腎,故冬季時腎氣最盛。此為五行於季節不同所盛亦不同,人各依此五氣收藏好五臓之中也。

帝曰,何以知其勝?

黃帝問道,如何才能知曉運用此勝氣?

歧伯曰,求其至也。皆歸始春。未至而至,此謂太過。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。命曰氣淫。不分,邪僻內生,工不能禁。至而不至,此謂不及。則所勝妄行,而所生受病,所不生薄之也。命曰氣迫。所謂求其至者,氣至之時也。饉候其時,氣可與期。失時反候,五治不分。邪僻內生,工不能禁也。

歧伯回答道,只須留意氣至即可,簡言之,就是只要知道春季自何日而始就可以了。春之至,吾人以雨水之日做為基準,自該日起凌晨零時,少陽氣就開始生了。如果尚未到雨水之日前,提早發生陽氣,天氣溫和,就是氣至過早,此即太過。例如春季為木氣所盛之時節,如果提前在冬日而至,金本為克木不使太過,但木氣過旺,則金之氣必遭反撃而受限制。再者,木本克土,今木氣過旺,土會受到更強盛的壓力而受限,逍種因氣太過產生的現象,稱之「氣淫」。如果醫師無法正確區分,則病邪內生而不自知,必終至無法控制。又反之,若該至而不至,名曰「不及」。例如雨水日後,天氣應溫而未溫,仍為冬日之嚴寒,此即「不及」。如此一來,木本應克土,今因木氣不旺,土不受制而無節制的壯盛起來,結果造成木本應生火,而今土過旺,火因而受病。金本克木,今木氣不旺,肺金之氣必因所克不足而致四散,此名「氣迫」。所以要正確的知道氣至,只有謹慎的觀察天氣之變化,即可知曉氣至之時也。如能謹慎的觀察俟時氣之至,必可預期疾病之變化。一旦失卻時氣之察,不知五運之不正常,必終至病邪內生,而一發不可收拾。

帝曰,有不襲乎?

黃帝說,天地五運之氣,有不依循此治節循環的嗎?

歧伯曰,蒼天之氣,不得無常也。氣之不襲,是謂非常,非常則變矣。

歧伯回答道,天氣之運行必須順常,如生不順,則為失常,天氣失常則必生變矣。

帝曰,非常而變奈何?

黃帝問,那此非常之變化又如何呢?

歧伯曰,變至則病。所勝則微。所不勝則甚。因而重感於邪,則死矣。故非其時則微,當其時則甚也。

歧伯回答說,一旦天氣失常,必生百病。居此時,如木克土,土為木所勝,土病則輕微,但金克木,木不勝金,此時金必大凶。居此凶時,一旦受他病,則必更加嚴重,終至死亡。所以不恰於氣最旺之時節受病時必較輕,因為氣候之不正常產生人體病變,此時必輕微。但正當氣旺之時,病變於此時恰生於氣旺之臓,則必嚴重矣。

帝曰,善。余聞氣合而有形,因變以正名。天地之運,陰陽之化,其於萬物,孰少孰多,可得聞乎?

黃帝說,此言之有理。我曾聽聞無形之氣聚合在一起,會造成一特殊之外形,各種外形之不同,因而被人受之有「名」。天地的運行,陰暘變化之機,對於萬物的影響,那些居多,那些居少部份呢?是否可以告之。

歧伯曰,悉哉問也。天至廣不可度,地至大不可量。大神靈問,請陳其方。草生五色,五色之變,不可勝視。草生五味,五味之美,不可勝極。嗜欲不同,各有所通。天食人以五氣,地食人以五味。五氣入鼻,藏於心肺。上使五色修明,音聲能彰。五味入口,藏於腸胃。味有所藏,以養五氣。氣和而生,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

歧伯回答道,問的高明。天的廣大,無盡無窮,無法測量,地也浩大得無法杖量。皇帝的智慧問題,臣唯以簡約的方式回答。植物共生五種色,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,此五色之變化,很難一一識別。植物中又有五味,即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,此五味之配合變化無窮,無法一一盡嘗。故人之所見與所嗜各有不同,但亦有共通之處。通常可謂天以木火土金水五節氣來生養人類,地生五味來生養眾人。天之五氣一旦入鼻,即受納於心胸胸陽之位,其能使目分別五色之不同,喉能發聲。地生養之五味入口,受納胃腸之中,味之精能藏於五臟,故能產生體內之五氣各司其職,人因五氣和睦而生存,津液亘通,分工合作各司其功,精神意識因而產生。

帝曰,藏象何如?

黃帝問,五臟之形及功能為何呢?

歧伯曰,心者生之本,神之變也。其華在面,其充在血脈。為陽中之太陽,通於夏氣。肺者,氣之本,魄之處也。其華在毛,其充在皮。為陽中之太陰,通於秋氣。腎者,主蟄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。其華在發,其充在骨。為陰中之少陰,通於冬氣。肝者,罷極之本,魂之居也。其華在爪,其充在筋。以生血氣,其味酸,其色蒼。此為陽中之少陽,通於春氣。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,倉廩之本,營之居也。名曰器,能化糟粕,轉味而入出者也。其華在唇四白,其充在肌,其味甘,其色黃。此至陰之類,通於土氣。凡十一藏,取決於膽也。故人迎一盛,病在少陽。二盛病在太陽。三盛病在陽明。四盛已上為格陽。寸口一盛,病在厥陰。二盛病在少陰。三盛病在太陰。四盛以上為關陰。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。關格之脈羸,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。

歧伯回答道,心臓為生命之本源,精神之燮化所在。其榮盛顯現在面上之色澤,心氣充實在血脈上,是陽中之太陽,通合於四時中之夏氣。肺臓,是生氣之所在,人的魄藏之處。從皮毛上可知其榮華否,屬陽中之太陰,入通於秋季。腎臟,為收藏能源之本處,為精力之來源。其功能正常與否在髪上可察出,骨之生,乃因腎氣充實,屬陰中之少陰,入通於冬季。肝臟是人體血的盡處,人魂所居之地。指甲之榮盛否取決於肝氣正常否,筋之能有力乃因肝氣之充足。主司血氣中之精華由此而生,味為酸,顏色為青色,屬於陽中之少陽,入通於春季。人體內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,皆為食物消化吸收之大本營,血所生養出之處也,此消化系統又名「器」,其功用在消化食物,吸收營養成份,排出殘渣於體外。其正常與否表現在唇口四周,肌肉因其營養而生長。味道是甘甜的,產顏色為黃色,道些都是至陰之屬,入通於土氣,即長夏一樣。人體臓腑中的平衡,膽至為重要,合計共十一臟腑。其診斷法則為人迎脈若盛大一倍,病在少陽經。若大於正常二倍,則病在太陽。若大於正常三倍,則病在陽明。若四倍以上則名「格陽」,此陰與陽相格絕,至危矣。又寸口脈大於正常一倍,病在厥陰。若大二倍,則病在少陰。若大於正常三倍,則病在太陰。若四倍以上,名為「關陰」,此陽亢陰關閉之症,亦危極矣。若人迎與寸口服皆盛於正常四倍以上,名之「關格」。「關格」之脈呈現盛大而盈滿之象,此乃無法吸收天地精氣之徵候,死至矣。

微信搜索公眾號:九鯉仙蹤
所有方劑僅供參考,不可傳播!謹遵醫囑,不得亂用!否則自負全責!
神農百草園 » 六節藏象論篇第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