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地黃:味甘,性寒

生地:用於女,涼血 滋陰

熟地:用於男,補精液

陰虛(陰虛見陽症)時滋陰

生地涼血,熟地補血

【本經原文】味甘寒,主折跌絕筋,傷中逐血痹,填骨髓長肌肉,作湯除寒熱積聚,除痹,生者尤良,久服輕身不老,一名地髓。鮮生地根絞汁晒乾曰干生地,大者今稱大生地,細者稱細生地。
【產地】產陝西河南者良,生川澤黃土之地。根入葯,根須之鮮者即鮮生地。
【性味】味甘性寒無毒。
【主治】乾地黃為滋陰養血要葯,功能涼血熱,滋肝腎,養心益肺,通血脈逐血痹。
【別錄】主男子五勞七傷,女子傷中胞露下血,破惡血溺血,利大小腸,去胃中宿食,飽力斷絕,補五臟內傷不足,通血脈益氣力,利耳目。
【大明】助心膽氣,強筋骨,長志安魂定魄,治驚悸勞力,心肺損吐血,鼻血,婦人崩中血暈。
【元素】涼血生血,補腎水真陰,除皮膚燥,去諸濕熱。
【好古】主心病掌中熱痛,脾氣痿蹶,嗜卧,足下熱而痛。
【容川】產中州,得土深水厚之性,內含潤澤之濕也。原色為黃,制後為黑,故人知地黃之能滋腎陰,不知地黃實滋脾陰,內經雲脾為陰中之至陰,地黃以濕歸脾,脾陰足,則肝腎自受其灌溉。其不辛溫,故能益水液,滋血之源,而不能變化、以成血色。以水配火,不使壯火食氣,如此氣納矣。
【葯征】主治血症及水病也。
【靈胎】熟地補血,生地涼血。
【用量】普通二錢至四錢,大劑二三兩。
【禁忌】凡病人脾胃弱,大便泄,產後不食或瀉,及胸膈多痰,氣道不利者均忌,忌銅鐵及茶,得清酒麥冬良。
【吳克潛】曰現市面用藥有三種,鮮生地乾地黃熟地黃,一物各有其用,鮮生地多用於肺胃實熱,口燥煩渴,舌苔光絳色。乾地黃多用於滋養陰血,血虛內熱之症。熟地黃則用於補陰生精,扶養虧弱之虛。是故元素曰生地涼血,血熱者須用。熟地微溫,血衰者須用。
【王碩】曰男子多陰虛宜熟地,女子多血熱宜生地。

微信搜索公眾號:九鯉仙蹤
所有方劑僅供參考,不可傳播!謹遵醫囑,不得亂用!否則自負全責!
神農百草園 » 乾地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