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經原文】味苦溫,主疽惡創,頭傷白禿,疥搔風氣,安五臟,除熱,久服輕身不老延年。
【產地】產於松樹之脂,處處有之。
【性味】松脂味苦甘,性溫。松子味甘,性微溫。松花味甘,性溫。松節味苦,性溫。
【主治】松脂為袪風寒濕,止痛,生肌,殺蟲藥;治癰疽惡瘡,風痹,死肌,疥癬,蛀齒。松子為祛風,滋潤強壯葯;治骨節風痹,氣虛頭眩,肺燥咳嗽,及老人虛閉。松花為驅風,鎮靜葯;治頭眩腦腫。松節為驅風,止痛藥;治歷節風痛,風痹,腳弱。
【別錄】松脂除胃中伏熱,咽干消渴,風痹死肌,煉之令白,其赤者主惡痹。
【甄權】松脂治骨節風,頭眩,去死肌,變白,散水氣,潤五臟。
【大明】松脂除邪下氣,潤心肺,治耳聾。
【弘景】松節釀酒,主腳弱骨節風。
【靈胎】除濕火敷瘡瘍。
【用量】普通一錢至三錢。
【禁忌】燥熱症者忌。
【附方】
腫毒瘡癤——翠玉膏:松脂八兩,銅綠二兩,麻油二兩,雄豬膽汁三個,先溶松脂,乃下油
膽,傾入水中扯拔,每用攤貼,不須再換。
歷節風痛——松節酒:松節二十斤,酒五斗,浸二十一天,每服一杯,日五六服。(外台)
頭旋腦腫——三月取松花連苔如鼠尾者,切一升,以絹袋浸三升酒中,五日後,空心暖飲五
杯。(普濟)
肺燥咳嗽——風髓膏:松子仁一兩,胡桃仁二兩,蜜半兩,和研膏,每服二錢。(外台)

微信搜索公眾號:九鯉仙蹤
所有方劑僅供參考,不可傳播!謹遵醫囑,不得亂用!否則自負全責!
神農百草園 » 松脂